佛陀首先到波罗奈斯城的鹿野苑,度化曾在苦行林一起修行的憍陈如等五位侍臣[1],三转苦、集、灭、道四圣谛法轮[2],此五人成为佛陀最初的比丘弟子。至此世间三宝具足[3],僧团于焉成立。
从此,佛陀经常带着五比丘行化在缚啰迦河的沿岸,并暂居于此。在这里,佛陀度化了迦尸城的青年耶舍,他的父母亲也皈依佛陀,成为最早的优婆塞、优婆夷。其后耶舍的朋友约五十人,受了佛陀慈悲智慧及道德的感召,也都皈依佛陀,成为出家的弟子。
一天,佛陀便以此初具规模的僧团行脚人间,展开人间佛教的宣化工作。佛陀嘱咐弟子们行化各方,自己则到伽耶山的优楼频罗聚落,以智慧善巧度化事火外道三迦叶兄弟及其弟子一千人[4],并率同他们到达摩揭陀国,实践度化频婆娑罗王的约定[5]。国王听了佛陀说法以后,欢喜踊跃而皈依了佛陀,并在迦兰陀竹林为佛陀建造第一座精舍,作为佛陀弘法、安居的地方[6]。这是国王信佛的开始。
不久,佛陀在竹林精舍度化原为外道[7]的舍利弗、目犍连及其弟子二百五十人出家[8];“若不值佛,亦当独觉”的大婆罗门摩诃迦叶[9],在遇佛闻法后,也皈投佛陀座下。至此,佛经中常提及的“千二百五十人俱”的僧团,亦已形成。越二年,佛陀回到故乡普施法雨,教化释迦王族青年,其异母王弟难陀、独子罗睺罗、堂弟阿难、提婆达多、阿那律,以及为王子们理发的首陀罗族优婆离等出家,又感化婆罗门之子须菩提归投座下。这十位杰出比丘,就是日后著名的佛陀十大弟子[10]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