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首诗被闻一多誉为“诗中的诗,顶峰上的顶峰”。诗中描绘了春天江边月夜下的美景,抒发了思妇游子的相思之情,并生发出对宇宙人生的深沉思索。
诗人入手擒题,从起句到“皎皎空中孤月轮”,勾勒出一幅春江花月夜的壮丽画面:海上春潮涨起,波澜无边,一轮明月冉冉而生,月光随波流动,轻洒银辉。一切都消融在水光月色之中,天地一体,无边无际。这是一个纯净而缥缈的世界,饱满而充实。澄明而颤动着的空气,细密得若有若无的花林,还有朦朦胧胧隐约着的沙滩……它们都在月光的照耀下绽放出各自的光彩,整个世界显得轻灵而自由。
这美妙的月色,引发了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思考:高悬空中的明月,亘古不变,而对月之人却只能如流水匆匆而逝,一去无返。面对着这轮永恒的明月,人的意义又在哪里呢?一种忧伤的感受深深地浸染了这片月色。
从“白云一片去悠悠”开始,诗歌转入抒写别情。月光洒落在思妇的梳妆台上,痴迷地徘徊在她的左右。她想随月光飞到游子身边,然而鸿雁不可传书,鱼龙不可捎信,皆因路途太遥远。远方的游子也在梦中见落花成尘,悲伤年华渐逝,归期难料。梦醒时,落月西斜,徒然映照着东去的长江水。春江花月夜将尽了,斜月藏入海雾中,天南海北,路途无限,相会无期,游子的心坠入了茫茫迷雾当中。这样静谧安闲的月夜,谁能有幸戴月归乡呢?他只有望着落月,将满怀愁情借落月余辉洒在江边的树上。